自貿網|中國自貿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經濟 » 正文

黃金年華未終結 房企尋找內生式增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5  瀏覽次數:0
核心提示:近日,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一組研究報告,給很多期望房地產市場能在短期內迅速反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一組研究報告,給很多期望房地產市場能在短期內迅速反彈的業內人士潑了一盆冷水。 

這個報告指出,中國的新房市場實際已經存在供過于求,而購買力不足更加劇了房屋的滯銷。在很多地方,即使不再建設新房,現有的樓市庫存也需要消化很長時間。 

對此,房地產企業已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在此之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的講話,已經透露出樓市供應過剩和購買力不足將給中國房地產市場帶來潛在隱患。 

房地產行業即將揮別高增長、高利潤、高負債的粗放增長模式。而要想在白銀時代繼續掙到錢,開發商必須在盈利模式、投融資模式、營銷模式上,有更多的變革和創新。正如中南控股集團董事陳小平所說:“開發商需要由地產商首先轉型為房產商”,要開發出有更強市場吸引力的產品,讓企業在樓市供應過剩的環境中處于優勢地位。 

于是,房地產行業在去年盛行跨界風潮,無論是造地鐵的綠地,還是生產冰泉、計劃與哈佛醫學院合作辦醫院的恒大,或是與全國一流教育資源合作的世茂,均想通過這種跨界合作來提升樓盤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然而,并不是只有房地產企業在玩跨界,非地產企業也在向房地產行業滲透。比如,當光明集團運用旗下的食品、農業、養老等資源,來提升旗下的農工商地產的競爭力,當海爾地產的開發有了海爾智能家居的協助參與競爭時,剛剛涉足其他行業的房地產企業,無疑將遇到雙線乃至多線同時作戰的壓力。 

也許更為務實的辦法,是把地產作為平臺,吸引全社會的資源,共同提升業主生活的體驗感,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 

合作,已經成為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大趨勢。這既包括了和行業外的社會資本合作,也包括了與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的合作。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行業的輕資產方向——人民幣地產基金、房地產綜合增值服務、社區金融的嘗試和發展等。這些業務的拓展和嘗試,大大提升了企業單位凈資產的收益率,通過這樣內生式的增長,“有質量的增長”從口號開始變成事實。 

對很多人來說,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年華并未真正終結,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未來仍然光明,只是難免會經歷一些轉型陣痛。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虞城县| 罗江县| 津南区| 鄂托克旗| 防城港市| 新平| 池州市| 蒲城县| 漳州市| 桂林市| 革吉县| 高阳县| 阿城市| 临海市| 贺兰县| 微博| 浑源县| 衡山县| 永川市| 灵川县| 临沂市| 连城县| 安龙县| 阿瓦提县| 西贡区| 尼勒克县| 潞城市| 崇左市| 濮阳县| 徐州市| 法库县| 若羌县| 栾城县| 碌曲县| 三亚市| 清徐县| 亚东县| 新兴县| 临海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