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網|中國自貿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經濟 » 正文

內外價差擴大 糧食產業會否重演大豆風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13  瀏覽次數:0
核心提示: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誠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糧食安全問題不僅是廟堂
 “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誠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糧食安全問題不僅是廟堂之上備受關注的大課題,更是關乎鄉野村民一食一飲能否豐足的必選題。

    就在旱魃肆虐,局部地區秋糧尤其是玉米(2408,24.00,1.01%)飽受旱情摧殘、滋生糧食隱憂的同時,中國海關總署的一則數據更直接反映了“洋糧食”加速涌入國內市場的事實,隨著國內外價格聯動加強,“大豆(4568,-3.00,-0.07%)”風波會否在糧食行業重演的擔憂讓業內人士感到糧食“遠慮”似有漸成“近憂”之態。

    內外價差擴大“洋”糧食加速涌入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中國累計進口谷物和谷物粉1134萬噸,較去年同期激增80.7%。

    今年以來,中國谷物進口特別是小麥進口明顯提速,盡我國糧食已實現十一連增,“洋糧食”進口占國內產量的比例也不到5%,但“洋糧食”進口增速出現大幅反彈,且自2008年以來,中國已從糧食凈出口大國轉變為糧食凈進口大國,引起了人們對糧食安全問題的矚目。

    對于今年以來農產品進口較快增長的原因,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發布的分析文章指出,一是國內需求旺盛,以大豆為例,目前國內進口大豆主要供榨油,大豆加工的主要產品是豆油(6322,-86.00,-1.34%)和豆粕(3268,-62.00,-1.86%)。目前國內規模化養殖比重提高,對豆粕等飼料需求持續增加,企業出口豆粕經濟效益較高。二是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處于低位。根據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發布的谷物價格指數,今年5月份平均指數為204.4點,同比下降13%,環比下降1.2%。1-5月谷物價格指數同比下跌15.9%。

    “我國目前完全有能力實現主糧的自給自足,如果再加上龐大的收儲數量,整體供給可謂寬松,中國主糧進口量大增并非是因為國內供求結構失衡。”中糧期貨分析師范婧雅指出,對于不同的品種而言,進口量增加都存在不同的原因。

    對于小麥而言,由于我國傳統的小農耕作方式,使得小麥播種相對分散,品質不及進口小麥,進口小麥主要起到在制粉中適量添加以提高面粉品質的作用。對于玉米而言,進口玉米大部分主要用作飼料,2013年末至2014年初,中國海關退回了大量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美國玉米及其下游產品DDGS,加之玉米價格相對較高——這就引發了近年以來進口高粱數量的增加,高粱價格相對便宜,也是不錯的能量飼料。稻米方面,由于國內米價受到政策的支撐,內外價差非常明顯,邊境走私貿易活躍。而進口稻米多為價格較低的普通白米和碎米,主要為了滿足工業而非口糧需求。

    “糧食進口增速較快,還在于國內外價差在逐步擴大。目前,國際上的小麥離岸價加上運費保險、關稅、進口增值稅、裝卸費等各種費用,到境后比國產小麥市場價還便宜10%左右。”中國農業大學[微博]教授韓一軍指出,加入WTO以來,國內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糧食生產成本處于剛性的快速增長時期,加上相關收儲托市政策,使國內糧食價格居高不下,與國際價格價差逐漸擴大,加速了國內進口趨勢。

    進口激增不等于國內“糧荒”

    “從一系列的數據分析來看,我國主糧的凈進口數量其實非常有限,這一現象也并不意味著我國出現了‘糧荒’。”范婧雅指出。

    根據國家發改委文件,2014年我國糧食進口配額如下:小麥963.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90%;玉米720萬噸,國營貿易比例60%;大米532萬噸,國營貿易比例50%。根據國糧中心7月供需平衡表中的數據,2014年我國糧食產量如下:小麥1.23億噸,玉米2.23億噸,稻谷2.07億噸。縱觀近年來的進口量,即便進口數量有所增加,但是仍舊未能達到配額總量。即便是配額總量,在各類主糧產量中的占比也不足8%。所以進口糧食并不足以改變我國糧食市場整體的供需平衡格局。

    不過,雖然數量有限,但是進口糧食對于我國糧食政策的影響卻不容小覷。范婧雅認為,我國農業從業人口基數大、發展程度低,先天不足,無法和發達國家的農場經濟同日而語。然而,如果不謀求發展,單純從政策角度加以庇護卻始終不是長遠之計。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小麥收儲數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國庫庫容不足的問題進一步顯現。進口糧食的優質低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我國農業保護政策進行改革。

    內外聯動緊密價格風險驟增

    “進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國內外糧價聯動性進一步加強。”中華糧網柴寧認為,國際糧價暴漲對國內物價以及糧食安全的挑戰均不容忽視。

    有關人士表示,對中國而言,無近憂而應該有遠慮。糧食連年豐收,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立足于國內保障,糧食供應一刻也不能放松。過去十幾年才發生一次的糧食危機,隨著全球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發,常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最近4年,全球糧食危機或糧價高漲就爆發了三次,分別是2008年、2011年和2012年。四年之中全球出現三次糧食危機或糧價高漲,對此中國應高度重視,必須堅持自己的基本方針,即立足于國內生產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韓一軍強調,過去四年的實踐反復證明并告誡我們,對于有著13.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我們千萬不能將自己的飯碗端在別人手中。

    為解決這一問題,韓一軍建議應逐步把現有的支持農業的各種補貼、臨時收儲等支持政策,逐步調整為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方向上來,但調整不宜過快。

    范婧雅指出,糧食安全問題重要性高,涉及面廣,在政策改革的同時必須仔細權衡,顧及各方面的利益。2014年以來對于棉花(14875,-10.00,-0.07%)的政策已經由收儲改為試點直補,可謂政策改革的一項新思路。不過棉花畢竟是經濟作物,其政策變革效果還有待觀望、能否應用到主糧市場還有待考量。除了政策變革以外,借鑒美國的經驗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農業保險體系也是一條可行之路。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保德县| 西乌| 越西县| 施秉县| 鹿泉市| 巫山县| 德昌县| 元氏县| 綦江县| 西峡县| 衡山县| 平南县| 白水县| 长岭县| 班玛县| 肇州县| 宜章县| 青神县| 昌宁县| 亚东县| 蒲江县| 江达县| 墨江| 同德县| 健康| 新晃| 嘉祥县| 龙岩市| 武隆县| 合肥市| 锡林浩特市| 武邑县| 延川县| 醴陵市| 延津县| 舒兰市| 乳山市| 高淳县| 无极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