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腐蝕產物成分分析
表2 油管螺紋部位外表面腐蝕產物EDS分析結果
如表2所示,油管螺紋部位外表面腐蝕產物中主要含有鐵、碳、氧元素,另還含有鈣、鎂、鈉等元素。
圖7 油管螺紋部位外表面腐蝕產物XRD譜
如圖7所示,油管螺紋部位外表面的腐蝕產物主要為FeCO3。
模擬工況腐蝕試驗試驗
材料為50mm×10mm×3mm的L80鋼掛片,由現場所取管段加工而成。依據油管的現場服役工況,在高溫高壓釜內進行模擬腐蝕試驗,分析L80鋼在現場環境下的腐蝕行為。水樣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試驗參數如表4所示。
表3 腐蝕介質的成分
表4 腐蝕試驗參數
表5 L80鋼試樣腐蝕試驗結果
由表5可見,試樣平均腐蝕速率為0.0853 mm·a-1,根據NACE RP0775對腐蝕程度的分級,屬輕度腐蝕。
圖8 腐蝕試樣表面微觀形貌
由圖8可見,試樣表面腐蝕比較輕微,無明顯的腐蝕坑,可觀察到原始表面的磨痕,僅存在少量的腐蝕產物,在掃描電鏡下腐蝕產物的形態與現場管樣螺紋部位外表面的腐蝕產物形態相同。
綜合分析
1 腐蝕機理分析
能譜及X射線衍射分析結果表明,試樣表面腐蝕產物主要為FeCO3,為典型的CO2腐蝕產物。模擬工況腐蝕試驗后的試樣表面腐蝕產物形態與現場管樣螺紋部位表面腐蝕產物的形態相同,在掃描電鏡下可觀察到表面是相互穿插的斜六方晶體結構。油管螺紋部位表面的腐蝕產物類型及形態均呈現出典型的CO2腐蝕產物特征。結合該井的工況特點,該井不含H2S,CO2含量為6.1%,地層水礦化度較高,由此可初步判斷存在CO2腐蝕。
CO2引起油套管材料的電化學腐蝕是氫去極化腐蝕,在夾雜物、晶界等處,H+ 被還原成氫原子,隨后聚合成氫氣析出。CO2腐蝕機理如下:
能譜分析結果顯示,腐蝕產物表面鈣元素含量較高,但X射線衍射譜中沒有出現含鈣化合物CaCO3,這主要是因為在腐蝕過程中,溶液中的Fe2+含量與CO32-含量乘積[Fe2+]×[CO32-]超過FeCO3的溶度積Ksp時,FeCO3在材料表面沉積成膜,形成外層腐蝕產物膜,而Ca2+則取代FeCO3中的Fe2+形成(Fe,Ca)CO3復鹽。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
代發信息軟件http://www.b2bxc.com/